愿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自己的《爱的教育》

编者按:

年底,金融圈的家长们除了业务收收尾,还忙乎着今年的总结明年的计划,闲暇时是否也计划一下陪伴家人的时间?丰子恺先生说过:“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,天上的神明与星辰,人间的艺术与儿童”。

在丰家,孩子们把诗词当游戏,跟着长辈一起沉迷京剧,亲眼看到“用寥寥数笔描写下来的灵感”如何演变为一幅富有趣味的彩色漫画。丰子恺先生把他对万事万物丰富的爱,他的气品气骨,融入到日常的言行中,将艺术知识化为孩子们的内在涵养,影响他们成为懂审美、会生活的人。《爱的教育》这本书通过随笔+漫画+手迹+影像,让家庭的温馨与孩子的成长展现的历历在目。

第一堂课:亲情课

丰家外孙宋菲君回忆,“当时我在想,我猜所有的孩子们都在想,这般幸福的生活最好永远过下去,我曾想自己最好不要长大,永远做外公家的孩子多好!”

这该是多美的一幅场景啊!

先生的一生爱孩子、写孩子、画孩子,他看似不太管孩子的选择,不为子女筹划人生,孩子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,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,实则对每个孩子都观察入微,倾注了大量心血,细心体察孩子的性格爱好,在寓教于乐中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特长。他经常与孩子们一起搭积木,“乘火车”,教他们唱儿歌,他还会夸奖,会鼓励,会让孩子获得自我成就!

爱和理解,也因此成就了先生最好的家庭教育。

第二堂:兴趣课

先生的用笔永远简单,特别在孩子身上更是淋漓尽致,几乎没有过多的颜色和笔墨。他画尽了孩子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懵懂、稚拙等多面的神采。因为热爱孩子,所以他提倡成人们都得保持一点“童心”,也都要去维护孩子的“童真”。他十分讨厌传统教育中,成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,认为这是束缚孩子活泼的天性。他说,“往往一般大人称赞孩子的懂礼貌、会储钱、不好动,说,‘这真是好孩子!’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猴子驯养,不是人世间最悲惨的现象么?”

珍惜孩子的天性,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一片纯洁的自我颜色。“教养孩子,教他永远做孩子,永远不失却其孩子之心。”这些在如今看来,不是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么?珍惜和尊重,也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。

第三堂:品格课

先生说,“艺术的”三字,被人误用为“漂亮的”,“华丽的”,“摩登的”意义。因此,“艺术教育”这个名词也尝被人误解,以为就是跳舞,画画,唱歌等教育。其实不然,“艺术的”不一定漂亮,华丽,或摩登。“艺术教育”也不单是教舞教画与教唱。不漂亮,不华丽,不摩登的,很可以是“艺术的”。不会舞蹈,不会绘画,不会唱歌,也可能是饱受艺术教育的人。

艺术教育虽可说是“美的教育”,但不可遗弃背后的真善二条件。否则就变成“唯美的”,“殉美的”,“浪漫的”,“放浪的”,不是健全的艺术教育,这道理可以用画来说明:譬如绘一副肖像画,必须顾到三个条件:第一、你要绘画的人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人;第二、你绘得栩栩如生;第三、背景结构得体,用笔用色美观。第一条就是善,第二条就是真,第三条就是美。缺了一条,就不是好的画作。

懂得真善美,更是孩子与自己最好的人生课。

第四课:素养课

“他们笑了,我觉得比我自己笑还开心;他们哭了,我觉得比我自己哭还伤心……由于这种爱和亲近,我才常常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,发现了一个和成人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。”在先生的笔下,常常用寥寥数笔画出了教育问题。

我们除了体味“家常画”里的深永韵致,也期待深入探究先生这番爱的教育。

当你与父母聊聊天,重新拿起画笔或吉他,与孩子一起做个手工或堆个积木,即便不过生日,大家围着蛋糕一起许个愿,唱个祝福的歌,心情似乎会更开怀些?日子似乎也更加温馨些呢?

“在不妨碍在生活的范围内,能酌取艺术的非功利的心情来对付人世之事,可使人的生活温暖而丰富起来,人的生命高贵而高明起来。”

就像一束光,丰子恺先生一生用笔留下的画作和文字,留下这些善良与温情,也留下了做人的道理“在风雨中像个大人,在阳光下像个孩子”。希望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《爱的教育》。